(1)对导热油的劣化,首先观察其颜色的变化,随着劣化的进行,其颜色也由较初的黄色变为暗红色,茶褐色,最后变为黑色
(2)密度通常为伴随着劣化的进行其比重增加,变化不显著。若有异物等混入时会看到密度明显增大
(3)水分热载体内混入水分,会促进劣化导致配管的腐蚀泵发生空蚀等,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一般应将水分控制在300ppm以下。
(4)粘度伴随着热载体的劣化其粘度上升,特别是当发生氧化劣化时,其粘度显著增高。
(5)残碳用来评价分析劣化所生成的聚合物的程度、由于不同的分析仪器易产生一定的分析误差,因此较好使用同一分析仪,通过不同时期的动态系列处理,评价此指标。
(6)酸值通过推测氧化劣化反应生成的**酸的含量,来评价热载体氧化劣化的程度。
(7)低沸物
(8)闪点
(9)沉淀值测定热载体劣化过程中产生的不溶物的量,可判定劣化的程度。
(10)燃点由于热分解反应,使热载体中低沸点物增加,可使其燃点降低。此测定可用来评价低沸点物的产生程度。

解决高位槽喷油必须先把高位槽安装到较合适的位置,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下如何安装导热油高位槽
高位槽安装高度是基于必须大于泵的气蚀余量和导热油工作状态下的饱和蒸汽压,又**较高用热点,所以首先满足导热油泵气蚀余量3~5米,而一般不选用蒸汽压过高的导热油,如遇特殊情况所选用的导热油在工况状态下蒸汽压力大于5米(保证循环油泵入口正压操作)或设计不采用高位膨胀槽,则可采用惰性气体(如氮气、二氧化碳等)加压密封,采用这种措・{对导热油的使用寿命更为有利。高位膨胀槽应安装在导热油加热系统的较高处,否则高位热用户的导热油充不上去,如果强制让导热油充上去,高位槽将要冒**。为了防止导热油高温氧化,据试验证明以不**60℃为宜,因为**60℃导热油的氧化将会加据,防止高温的手段主要是高位槽不能保温,膨胀管管径一定要按规定设计不能太粗,且高位槽至油气分离器的距离不能太近,亦既是说油气分离器和高位槽之间的膨胀管相对而言越长越好,有利于导热油散热,当然该管线更不能保温,甚至该管线采用带有散热性能好的翅片管效果更加。高位膨胀槽可起到排气、补油和脱水等多种功能。
(1)当导热油装入系统时需要把系统内的空气赶出去,在开工正常运行后,随着运行周期的,导热油会产生裂解气(如氢气、甲烷、乙烷、乙烯......等),这些气体随时应通过油气分离器和膨胀管排到高位槽,这一排放分离的过程比较容易是因为导热油(密度800kg/m3)和这些气体(空气密度1.3kg/m3,混合石油气密度18-30kg/m3)之间的密度差太大的原因。为了防止气阻,膨胀管的安装一般不采用小于或等于90°的弯头,通常用于大于90°的慢弯连接管。这样既解决防止气阻产生,又能消除金属设备管路热应力。
(2)补油:导热油使用一段时间以后,自然损耗5~10%/年,需要补加,高位槽液位降低后用补油泵从低位槽向高位槽补加到正常液位,一般维持常温1/3,工作温度时<2/3的液位属正常,否则应怀疑设计安装和操作是否有误,在生产过程中任何情况下高位槽不应没有液位。
(3)脱水:因装的设备经过水压试验后有残留水,循环油泵夹套冷却水漏入,导热油桶漏入雨水……等原因,使系统内导热油含水,导热油在开工升温时(100~150℃)水突然汽化(汽化后常压下膨胀量为800多・{),造成油泵抽空,高位膨胀槽喷油,无法继续升温和正常操作,为此在开工初期导热油加热系统必须进行脱水,脱水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为了处理好这一过程首先需搞清脱水*的条件:温度100~150℃,掌握升温速度和蒸发量,具有较大的蒸发面和空间,有足够的压头将油输送到高位槽,排气口不宜过小.

产品介绍
以全合成为基础油,用于需要加热、传热、导热工业和民用装置的一种油介质。可加热到250℃以上,比矿物油更安全。
化学结构

导热油用于间接传递热量的一类热稳定性较好的**油品。 由于其具有加热均匀,调温控制准确,能在低蒸汽压下产生高温,传热效果好,节能,输送和操作方便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用于各种场合,而且其用途和用量越来越多。 导热油可以分为合成型导热油和矿物型导热油,不同型号的特点和区别有哪些?
烷基苯型(苯环型)导热油。这一类导热油为苯环附有链烷烃支链类型的化合物,属于短支链烷烃基(包括甲基、乙基、异丙基)与苯环结合的产物。其沸点在170~180℃,凝点在-80℃以下,故可做防冻液使用。烷基萘型导热油。这一类型导热油的结构为苯环上连接烷烃支链的化合物。它所附加的侧链一般有甲基、二甲基、异丙基等,其附加侧链的种类及数量决定化合物的性质。侧链单于甲基相连的烷基萘,应用于240~280℃范围的气相加热系统。
-/gjfaib/-
http://hnsdyhg.cn.b2b168.com